Home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收藏本站
查看: 6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帕金森病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241

帖子

185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1:0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根据“中国医学论坛报 ”提供资料编辑
         
                   PD :帕病患者            REM  : 快速眼动睡眠期                    RBD: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人的睡眠分为三个阶段:浅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通常人的梦都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在这阶段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阴茎勃起,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睡眠,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又叫做异相睡眠, 也有人把它叫做积极睡眠 (active sleep)。 把快速眼动以外的其它睡眠,称为慢波睡眠, 又叫做安静睡眠 (quiet sleep)。




帕金森病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于1986年由申克(Schenck)等首次描述,其特征是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出现与梦境相关的言语或栩栩如生的、暴力的、伤害性的动作;同时,多导睡眠监测显示,REM期肌张力失迟缓。RBD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自身或床伴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RBD并非仅仅是独立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能是α-突触核蛋白相关性神经变性疾病(例如PD、路易体痴呆)的临床早期症状。已有前瞻性研究显示,起初被诊断为RBD的患者,有82%发展为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其中有44%被诊断为PD,发展为PD的间隔时间从数年至数十年不等。一项基于临床病史诊断RBD的研究显示,195例PD患者中有62例合并RBD症状。吉斯塔德(Gjerstad)等对231例PD患者进行长达8年的随访观察,4年及8年后分别有14.3%和27%的患者被诊断为PD伴有RBD。希瑟-多灵(Sixel-Doring)等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2版(ICSD-2)对RBD的诊断标准,发现457例PD患者中有46%伴有RBD。可见PD人群中RBD的发病率较高。


典型病例:65岁的王先生5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PD),经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王先生2年前开始出现睡眠问题,表现为夜里经常喊叫,在床上翻滚踢打,多次从床上摔下,醒后无法回忆。起初家人未予重视。1周前王先生在睡眠中用拳头把老伴眼睛打伤。在神经内科医生建议下,王先生被家人送到睡眠医学科就诊。经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王先生得了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


病理生理机制


在病理生理学上,PD与RBD有一定相关性。调节REM睡眠结构的有网状核、蓝斑下核以及杏仁核等,这些区域的损伤可导致RBD的出现。动物试验也证明,蓝斑下区附近的脑桥被盖或网状大细胞核所在的内侧延髓受损均可能导致REM期肌张力失迟缓,由此出现RBD。根据布拉克(Braak)等对PD病理进程进行的分期,病变开始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1期),随后向上进展到网状大细胞核和蓝斑下区-蓝斑复合体(2期),此时可出现RBD等症状。对2例特发性RBD患者脑干进行病理检查提示存在类似PD的病理改变,即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


治疗与干预


对于RBD的干预,保证睡眠环境的安全是最简单的方法,例如,移走全部有潜在伤害性的床上物品,在床周围地板上铺设软垫等。氯硝西泮是可选择的药物,通常有效剂量范围是每晚0.25~1mg。由于氯硝西泮可能诱发或加重睡眠呼吸暂停,所以在使用此药之前应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或者其睡眠呼吸暂停已经进行有效的CPAP治疗。患者服用氯硝西泮还可能出现下肢无力等不良反应,应注意防摔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您尚未登录,请登陆后浏览更精彩内容!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